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有人说,凡来过古战场,多会做梦的。
那里让你联想到了厮杀,血腥,死亡。两军对峙数百万,刀兵相见;一鼓怒吼傲苍穹,杀声连天。
其实,一切早已结束。成为历史,化作沧桑。
金戈明晃晃,铁马蹄声响。兵刃刀剑血与肉的撕搏,旌旗裂碎和痛下杀手的呐喊都化为晨曦,化作太阳出山前的一场雾。让多少后人看不清便加上许多想象,看清了反而觉得难以相信或没有意义。
昔日沙场变成了人们眼中和传说中的古战场。白日登山望烽火,黄昏饮马在河畔。后人已不见凄风沙暗,乌云漫天万里无城郭。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半抱琵琶幽怨多,独雁哀鸣夜夜飞的凄凉意境。人们常在夜里听见荒原上有厮杀声,野地里常捡到锈蚀的箭镞。当年鏖战的原因变得微不足道,也不可能追溯。一场场决绝的厮杀从未见过最后的输赢。苦歌当吟泪雨流,马革裹尸未壮志,也不能得到永恒的拥有。而众多士兵用生命证实战争的冷酷,证实胜利的苍白,证实彼此色彩中曾有的尊严,谁以成败论英雄?
冬雪日,那茫茫一色,仅剩萧条。了却君王天下事,嬴得生前身后名。又有何用?
于是鸥飞云卷,日远天高。有岸边滩田,俱着金甲,坡上杨柳,皆持弓刀。血伴夕阳,白骨涂炭。青烟一掠,黑地惨然。一切都发生过,却又像没发生一样。
现在的人,凭传记和传说,尽情地想象,自由地杜撰,将一己之念装点岁月的一片荒芜。文人墨客,也用手中的笔,来平仄一片野花开遍的田野、河流。让遍地都可以刀枪列阵,让时空随时设置威武城池,让战火重燃,让刀兵再起。
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炊烟缥缈,燃着硝烟里的期待。期待和平,期待幸福,期待亲人团聚,期待男耕女织,期待哺儿绕膝。
应将性命逐轻车,年年战骨埋荒外,无数的冤魂消停否?
曾看到一篇同题文讲:历史拒绝加工剪裁,更不喜欢恣意想象。但也不喜欢清晰好棱角,更不喜欢透彻和明亮。也许,那隐晦的,隐约的,半真半假的,些许为时事点缀塑造的,才是历史的一派正经血统。
古战场,应有的是肃穆,可能还有游移的目光。
夜半。万籁俱静,一切归于原样。然而会不会在梦中看见血光和杀戮,看见被战爭夺走生命,无奈死去的古人,历史和古战场,竟在梦中淋漓复映。
本文来自:优美文字网